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健康教育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一)

健康教育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且行持续正压气道(CPAP)治疗者为对象,对其进行多导睡眼仪(PSG)监测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耆睡评价量寿(Epworth)测查,并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疾病知识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PSQI、Epworth和PSG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和疾病知识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持续正压气道治疗 健康教育 睡眠质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AHS)成人中发病率为2%~4%〔1〕,表现为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发生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及血液动力学异常,导致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2〕,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首要问题。目前持续正压气道(CPAP)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治疗中、重度OSAHS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患者的CPAP治疗依从性差,致使睡眠质量不能够改善,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以中、重度OSAHS患者且行CPAP治疗者为对象,探讨健康教育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6月―2008年5月就诊于省级某医院睡眠呼吸障碍诊治中心的疑似OSAHS病例,根据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制定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治指南〔3〕中的诊断标准和病情分级标准,确诊为中、重度OSAHS者,CPAP治疗为其适应证并且接受CPAP治疗者,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选择61 例为研究组,60 例为对照组。除外中、重度OSAHS手术治疗者或不接受CPAP治疗的患者;除外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脑血管疾患伴意识障碍、晚期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文盲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测查方法

参与研究者统一培训,并进行一致性评价;受试者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6个月后均进行生理指标和睡眠质量指标的测查;受试者应独立完成各项问卷,因疾病原因无法独立完成者由研究者逐条询问记录完成。

1.2.2 测查指标

记录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经济状况;受试者均进行多导睡眠仪监测(PSG):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度(MSaO2)、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睡眠质量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嗜睡评价表(Epworth)。

1.3 健康教育

1.3.1 CPAP治疗知识

CPAP压力设在PSG监测后进行,根据患者体形、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压力范围,一般8~12 cm H2O;回家后嘱家属在患者睡眠时注意有无打鼾或呼吸暂停的发生,如发生上述情况将压力提高2 cm H2O,并随时与医生或技师取得联系,及时解决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过5~7 d的使用,患者在熟练操作机器的基础上打鼾症状消失,即再次测定动态SaO2以决定是否继续调整;定期对研究组的患者进行集体教育,每周二16:00开始,在示教室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固定的2名护士和技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整体内容设置6个学时分3次进行,循环讲解,保证每例患者能够接受3次以上的教育。内容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制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治指南要求,进行教育,并配有图例等形象的示范,每次将学习资料发给患者,便于患者巩固学习,再领会,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随时解答。采用文字与口头讲解相结合、图片与示范相结合、提问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