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神经导航引导下切除颅内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一)

神经导航引导下切除颅内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一)

详细内容

【摘要】目的:总结在神经导航引导下切除颅内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研究加强护理对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对9例患者在神经导航引导下进行颅脑手术前、中、后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干预。结果:手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8d,无手术后并发症。结论:加强神经导航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减少手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神经导航颅内肿瘤护理
神经导航手术系统的设计源自太空追踪定位系统。它集近年来立体定向、计算机影像学、红外线信号追踪和机器人自动化技术等高科技产物于一体,在手术前可以帮助医生完成患者颅脑结构的三维图像重建,对病变进行精确定位,从而制订完善的手术计划。在手术中,导航系统能引导手术显微镜自动寻找病变位置,随时动态反馈手术进程,指导手术医生在彻底切除病变的同时,不影响正常的神经、血管等结构〔1〕。我院在2004年11月至2006年5月期间应用神经导航引导进行9例颅内肿瘤切除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配合及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9例患者中女3例,男6例,年龄30岁~69岁,平均年龄46.5岁。病变位于额叶右顶叶2例,左额胼胝体嗅沟、左颞、左顶枕、三脑室和小脑各1例,幕上脑积水2例。
病例中术后住院时间7d~16d,平均住院9.8d。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2术前护理
  2.1常规护理
  患者手术前做好各项术前常规检查及准备。
  2.2术前宣教
  在医生手术谈话之前由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作简单的导航知识宣教,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向患者讲解全麻术前8h禁食禁饮的重要性,术晨留置尿管的必要性,以及术前针的作用。说明头皮标志物作为术中与术前影像配准的基点,如发生移位将影响手术按计划进行。向患者介绍头皮标志物的保护知识。
  2.3术前准备
  术前1d剃去头发,用温水洗净头皮。根据定位前的头颅CT和MRI扫描结果,于头皮粘贴4个~8个标志物(含氯化镁的熟料定位标记参考点),然后进行MRI扫描(层厚1mm),为无间隔冠状和矢状连续扫描。将扫描资料通过光盘输入导航系统,重建头颅三维图像。
  3术中配合
在做好常规开颅手术准备后,协助医生安装头架,摆放导航仪与手术床的位置,安装调整并布局好红外线信号发射和接收装置。术中要求参考头架、参考棒上的反射球与红外接受器之间不能有任何障碍物,以免影响系统工作。
  4术后护理
  4.1颅内压(ICP)的监测
  由于颅腔狭窄,脑组织结构紧密,手术切除肿瘤对脑组织有不同程度的侵袭,术后12h~72h是脑组织水肿的高峰期,监测颅内压的变化,对掌握脑灌注压及能量供应极为重要,尤其是预防因脑水肿而致的脑干移位和脑疝发生有特别的意义〔2〕。患者在术后均行ICP监测3d~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