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一)

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一)

详细内容

【摘要】 总结5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强调在病情观察方面应以监测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变化及早期发现颅内压升高、防止脑疝出现为重点,同时应加强心理护理,重视用药的观察与护理,预防并发症。

【关键词】 隐球菌性脑膜炎 观察 护理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呕吐、发热、意识障碍、听力减退、视力下降等。未经特效治疗者基本全部死亡,经及时药物治疗者有效率为70%~75%〔1〕。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5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8例患者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10岁~69岁,平均年龄41岁。住院时间12 d~395 d。其中46例使用两性霉素B和5?氟尿嘧啶,4例用两性霉素B和国产氟康唑,8例用大扶康治疗。经病原及对症支持治疗,治愈28例,好转21例,死亡9例。

  2 观察与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急性期病情凶险,疗程长,恢复慢,治疗药物副作用大,患者及家人对住院治疗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和抑郁心理,我们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情发展经过,介绍两性霉素B的用法及毒副作用,列举以往治疗成功的病例,启发患者理性地看待疾病,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采取正确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愈率。

  2.2 颅内压升高的观察与护理

  颅内高压是本病最严重的症状之一〔2〕。患者可因颅内压升高致脑疝而危及生命,因此颅内高压的观察与护理显得十分重要。本组病例中,全部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颅内高压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和脉搏变慢。护士应通过患者的言语反应、对答是否切题、对疼痛刺激的反应、肢体活动等来判断患者意识清醒度是否减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观察头痛的部位、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注意呕吐的次数及特点;及早发现及治疗颅内高压。有研究表明头部处于抬高10°~30°时,颅内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我们抬高患者头部15°~30°,改变患者体位时,动作应轻缓,避免突发的动作,同时一定要注意头颈部的位置。避免患者情绪激动、用力咳嗽;保持大便通畅;若有发热,设法控制患者的体温;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2.3 腰穿术的护理

  腰穿是了解颅内压的最明确、最直接的方法,可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并制订出治疗方案〔4〕。本组病例均经过1次以上腰穿,最多者7次。因此,做好腰穿术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术前我们向患者说明腰穿的目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并征得患者和家属的签字同意;术后嘱患者去枕平卧4 h~6 h,告知卧床期间不可抬高头部,以防发生头痛、腰痛、脑疝等并发症。由于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无一例出现并发症。

  2.4 生活护理

  本病病情重,治疗时间长,同时隐球菌病长期消耗及治疗药物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患者一般比较虚弱,抵抗力较差,因此做好生活护理十分重要〔4〕。加强营养,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水的摄入以支持机体消耗和康复的需要。昏迷患者应插上鼻饲胃管喂食。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给予气垫床,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更换湿脏衣服。昏迷或有肢体瘫痪者,协助使肢体保持功能位,进行按摩及被动运动。由于护理得当,本组无一例出现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