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中药腹腔灌洗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可行性(一)

中药腹腔灌洗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可行性(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腹腔灌洗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是否具有可行性。方法:以实验研究和临床报道为依据,结合中医中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取得的疗效,进一步探讨中药腹腔灌洗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是否具有可行性,拟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结果与结论:中药腹腔灌洗具有可行性,并推出临床可用方案。

【关键词】 中药;腹腔灌洗;急性重症胰腺炎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由多种因素诱发、多脏器受累的疾病,是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炎症反应性疾病,病情凶险,发展迅速,预后差,病死率30%-60%〔1〕。大量临床观察〔2〕均表明腹腔灌洗可以稀释和清除含有大量胰酶和炎性物质的渗液,不仅可以减少胰腺的自身消化而阻止炎症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减少多脏器功能衰竭形成的基础。许多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临床观察〔3〕也证明了这一点。现结合近年有关文献,探讨如下:

  1 实验研究证实

  许建衡〔4〕等用大黄、丹参、黄连、水蛭、川芎、三棱、西洋参制备液(蒸馏水提取后过滤消毒)对SAP大鼠进行腹腔灌洗,发现中药腹腔灌洗可明显降低SAP大鼠血中的胰蛋白酶水平,消除胰腺局部微循环障碍,有效地降低了死亡率,认为中药腹腔灌洗不仅有利于清除腹腔内有毒物质,减少毒素吸收,而且更重要的是使胰腺组织浸泡于高浓度的中药之中,通过直接的药物渗透充分发挥中药活血化瘀、解毒抗炎的作用。方贵龙等〔5〕报道用上述中药水煎后过滤、高压消毒后对SAP大鼠进行腹腔灌洗,发现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IL?6)的水平3种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中药灌洗后胰腺水肿,腺泡破坏等明显减轻。侯以岸等〔6〕的研究用中药(丹参、红花、木香、延胡索、大黄、厚朴、栀子等)腹腔灌注组24h后与SAP模型组比较,全血还原粘度,血小板聚集性降低,48h后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小板聚集性明显降低,表明早期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可以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疏通胰腺微循环的血流瘀滞,阻SAP的恶性发展。王宇〔7〕谷俊朝等〔8〕对丹红大黄汤腹腔灌洗治疗大鼠SAP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经对照研究发现中药腹腔灌洗能够更好地降低血液、腹水中细胞因子(TNF?α、IL?1、IL?6)及内皮素?1(ET?1)的水平,防止肠道细菌移位,减轻胰腺组织的病理损害。

  2 临床应用结果

  中药腹腔灌洗治疗SAP应用于临床治疗的研究报道极少,杜智〔9〕报道用中药重胰康(由水蛭、大黄、川芎、丹参、三棱、黄连按一定比例组成,经煎煮后过滤,高温消毒后备用)腹腔灌注治疗5例SAP,发现中药腹腔灌注使患者血中的TNF?α水平降低,白细胞计数也呈下降趋势,降低了血中的炎性因子,减轻了全身性炎症反应,使出现的ARDS得到控制,动脉氧分压恢复正常,接受中药腹腔灌注治疗的患者,在治疗中及治疗后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周启林〔10〕用黄芪、黄连、大黄、当归、芍药煎液兑入生理盐水中对确诊的SAP患者实行床旁腹腔灌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