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14例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旧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血液渗入主动脉壁其中层与外层之间形成夹层血肿,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导致心血管严重损害的一种急症〔1〕。主动脉夹层是比较少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随着各种诊断技术的开展,确诊率的提高。近年来夹层动脉有上升的趋势,我科自2003年收治14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3年4月~2004年12月,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14例,其中腹主动脉瘤9例,降主动脉瘤3例,升主动脉2例。所有的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年龄在40~70岁;男9例,女5例;死亡8例,8例死亡均在入院48h内死亡。10例合并有高血压病,其中6例高血压三级,收缩压最高达210mmHg,另4例高血压病二级,收缩压在160~179mmHg之间,3例主动脉粥样硬化,1例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狭窄。
2 护理
2.1 临床表现
10例主动脉夹层瘤的表现有突发剧烈的腹痛、胸痛、呈撕裂样疼痛或搏动样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皮肤湿冷、脉搏快而呼吸急促、休克等症状。血压和休克呈不平行关系,表现休克症状时,血压不一定下降,有时反而升高。2例患者表现一侧肢体无脉症,左右皮温不同,1例表现消化道出血,无疼痛,1例无症状。
2.2 入院护理
患者入院后绝对卧床休息,迅速建立静脉路、心电监测、每5~10min测血压、呼吸,定时记录、专人监护、药物治疗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左室收缩速度和外周的脉压。10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如合贝爽5~15ng/kg在20~30min内迅速将血压降至140mmHg以下,同时使用止痛药物吗啡、杜冷丁等,降压药物调节准确剂量,因夹层动脉患者随时可因血压升高引起夹层破裂而猝死,控制收缩压在100~110mmHg之间,收缩压>130mmHg时夹层易破裂,收缩压<90mmHg时血压太低,肾血流灌注不足,心率控制在60~75次/min。血压下降、疼痛减轻或消失是夹层瘤分离停止扩展的临床指征。另4例用硝酸甘油和硝普钠控制血压,但心率不佳,仍未能将心率控制在60~75次/min,最终死亡。1例无疼痛表现即死亡,所以应密切监护备好抢救器械随时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