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体会(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脑出血;护理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颅内血肿进行冲洗、液化、引流,达到清除颅内血肿的目的,做好其护理是提高微创术成功的可靠保证〔1〕。1998年至2008年天门市第三人民医院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9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年龄45~78岁,平均67.6岁。CT检查示:基底节出血45例,颞叶出血者15例,额叶出血者13例,丘脑出血7例,小脑出血6例,原发脑室出血4例,病程为1-15 h;出血量<30 ml 10例,30~60 ml 55例,>60 ml 25例。
1.2 手术方法 根据头颅CT病灶定位后,进行头部备皮、消毒、局麻,将颅内血肿粉碎针直接置入血肿腔,然后拔出针芯,连接三通管行血肿抽吸,以血肿冲洗液冲洗,或与血肿粉碎器连接冲洗,待冲洗液清亮后注入血肿液化剂,夹闭三通管4 h后开放引流,直到引流液清亮,量减少,临床症状改善,CT示血肿吸收,拔除穿刺针。
2 结果
本组成活70例,死亡20例,置管引流时间2~7天。70例中基本治愈31例,轻度致残23例,重度致残16例。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患者准备 及时准确地完成术前检查。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及瞳孔的变化,意识是否清楚及昏迷程度、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情况,如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剃除手术视野范围的头发,并且脱脂,用2.5%碘伏消毒皮肤,严防损伤头皮继发颅内感染。留置导尿管并保持通畅,防止尿潴留致患者烦躁。用约束带将患者固定在安全位置上,患者躁动可给予镇静剂。
3.1.2 心理护理 对神志清醒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需配合的要点,消除其恐惧心理。对有意识障碍者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使他们了解手术的目的和意义,以达到配合手术及术后护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