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8例外科治疗体会(一)
详细内容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方法的不同选择。方法
分析4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经费手术治疗缓解,3周后行延期手术,平均住院天数33天,20例在发病3天内行急诊手术,平均住院天数9天,5例行非手术治疗,平均住院天数20天;延期手术组3例死亡(病死率13.04%),早期手术组2例死亡(病死率10.00%),非手术组1例死亡(病死率20%)。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选择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手术是安全的。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治疗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普外科常见病,起病急,发展迅速,因该病的并发症及死亡率均高,应引起普外科医生的重视。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指各种胆道疾病而诱发导致的急性胰腺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了;手术治疗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有效性近年来已有共识,但手术的时机、方式应予以把握。现将我院自2000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48例ABP行外科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0年5月―2010年5月间共收治患者48例,其中男15例,女33例,年龄30―79岁(平均57.8岁),其中胆囊结石29例,胆总管结石1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例,胆道蛔虫1例。
1.2临床观察
ABP病人一般都有数月至数年以上的胆道病史,常出现上腹或右上腹隐痛、胀痛,急性发作是出现阵发性绞痛,伴有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其中首次发病33例(68.75%),两次或者两次以上发病15例占31.25%,3例出现中毒性休克占66.25%,10例有黄疸。2方法
1.1我们48例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其中发现有胆道系统结石35例(72.92%),胆道蛔虫1例(2.08%),仅有胆囊炎而无明显胆道系统结石3例(6.25%),30例行CT检查发现胆道系统结石10例(33.33%),B超和CT检查提示水肿型胰腺炎38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0例,48例均行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数升高着24例;31例肝功能转胺酶升高;48例均有白细胞计数不同程度升高和尿淀粉酶增高;血淀粉酶增高38例(79.19%)。
2.2分组我们按是否手术以及手术时间距发病时间不等将患者分成早期手术组(72h)20例,延期手术组(3周)23例,非手术组5例,手术组尽可能采用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以减少手术创伤,手术方式多数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胰腺尽量不做过多手术操作,根据胰腺具体情况处理,如果胰腺组织坏死明显,可做适当清除,不做彻底清除,尤其是坏死与未坏死之间的胰腺组织,大量冲洗腹腔渗液后,一般在胰头和胰尾处各放置一根双套管引流从左右上腹部戳孔引流。胰床和文氏孔各放置一大口径橡胶引流管(24号),主要是术后冲洗胰腺残留坏死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