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病区存在的问题(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避免医疗差错事故,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护理操作制度,定期培训护士,加强法规和法律意识,建立完整的监督检查系统。结果:护理纠纷和差错减少,无事故发生,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减少纠纷和差错,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综合病区;问题对策;纠纷
护理纠纷或者差错事故贯穿在所有护理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生给患者、家属、工作人员都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如何避免护理纠纷及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现将我们的工作经验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二级医院,住院部为综合病区,由内外妇眼科组成,共40张床位。护士承担了所有住院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危重患者的抢救和观察,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全部工作。
1.2 方法
1.2.1 分析、评估综合病区存在的危险因素
1.2.1.1 综合病区病种多,范围广 从内科到外科,从普外到骨科,各专科护理需要全方位的服务,必然就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护士工作往往达不到全方位,故易发生护理缺陷。
1.2.1.2 综合病区患者病情复杂
有内科、外科危重患者或手术后的患者,病情随时都会发生变化,事发生护理缺陷或差错事故的高危人群,大大的增加护士的工作压力。
1.2.1.3 护理知识欠缺
每位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由于各人的护理工作的认识不同,每位护士都存在着专业缺陷,使病区整体护理难以达到较高水平,易发生护理缺陷。
1.2.2 管理方法
1.2.2.1 健全管理体系
成立护理质控小组,由副院长担任组长、成员由护士长,科室质控小组成员组成。主要负责护理质量管理,定期培训护士增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和收集现存的和潜在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措施,有计划的进行护理管理工作。
1.2.2.2 制定各种操作规范和安全制度
制定《伤员抢救应急预案》 和成立突发事件抢救小组,制定了《静脉输液和输血反应的处理方案》,规范了护士遇见输液和输血反应纠纷时,如何封存、保留实物及报告程序,制定了住院患者管理制度及安全制度。组织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法》 。分析现存的和潜在的危险因素,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方法和对策,制定出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制度,特殊事件报告制度,安全用药制度,护理病历书写和记录制度,节假日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并提醒护士长注意节假日护理人员的配备,急救药品,物品的完整无缺问题,减少节假日易发生护理缺陷及差错事故的概率。
1.2.2.3 定期培训护士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
提高护士对危险因素的认识,组织学习 ,加强安全教育,质控小组人员不定时下科抽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演练:为做到人人都掌握急救患者的抢救过程,对护士进行定期模拟演练,如:人工心肺复苏等。专业技能的培训:针对护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具体培训计划,制定出业务查房制度,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并鼓励护士参加大专、本科学习。定期参加市护理学会和总院组织的业务学习。为检测学习效果,制定出考核标准,每年进行两次理论考核和技术考核,并记入个人档案,平时质控人员不定时下科室进行抽考,以起到督促和促进作用。不断进行安全教育,对新上岗者进行岗前教育,严格遵守护士资质准入制度,经常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用实例教育年轻护士防患于未然,未取得护士执照不得独立上班。定期检查和反馈:每月进行检查,每季度召开会议一次进行总结,及时将平时发现的问题给予预通报并及时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加强安全意识,并制定出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