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闭合性颅脑损伤100例患者脑电图临床分析(一)

闭合性颅脑损伤100例患者脑电图临床分析(一)

详细内容

作者:徐华敏,张爱玲,王华萍,朱先存

【摘要】 目的 探讨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脑电图临床治疗前后的变化。 方法 对我院脑外科100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前后进行脑电图(EEG)检查比较。结果 100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脑电图异常52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治疗可改善脑损伤后EEG异常,对于外伤性癫痫诊断及预后均能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闭合性; 脑电描记术

 近年来,交通事故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事故引发的闭合性颅脑损伤很常见。目前对颅脑损伤的预后,尽管影像技术能清楚地显示颅脑外伤所致的结构改变,但不能反应大脑的功能状况[1]。脑电图(EEG)作为常规检查,对临床评价外伤性脑损伤及其预后可提供重要帮助[2],因此EEG检查在颅脑外伤的诊断及预后价值仍不能忽视,同时EEG的检查,也能为临床医生对脑外伤后遗症的治疗提供帮助。为进一步探讨EEG的改变在脑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对100例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前后EEG进行分析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资料100例均为我院脑外科2005年5月~2008年5月期间收治入院的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头颅CT或MRI确诊。其中男70例,女30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42岁。致病原因:交通意外伤89例(89.0%);坠落伤7例(7.0%);其他外伤等4例(4.0%)。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者13例(13.0%);肢体活动障碍43例(43.0%);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36例(36.0%);癫痫发作8例(8.0%)。外伤后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情绪不稳及四肢抽搐等症状。EEG检测及随访时间自伤后2周至1年。

  1.2 方法 应用江苏徐州诺万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KJ?2000型16导数字脑电图仪描记,按照国际10~20系统放置电极,常规进行参考导联、双极导联、描记、睁闭眼反应和过度换气试验,记录时间30~90 min。EEG临床异常标准参照大熊辉雄[3]EEG诊断标准。临床并给与脑细胞活化、抗生素、脱水等治疗,所有EEG异常者3周或1月后复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本资料100例患者中,EEG异常52例(52%),其中轻度异常25例(48%),EEG表现为α波率调节不佳,背景活动不规则,α波呈慢化趋势,可见弥漫性局限性θ波,β活动波幅较高等;中度异常14例(27%),EEG表现为阵发性、局限性高波幅β活动,弥漫性阵发性θ、δ波增多,两侧波幅不对称,可伴单个棘波、棘慢综合波;重度异常6例(12%)EEG表现为α波减弱或消失,以弥漫性θ或δ活动为主。痫样放电7例(13%),连续长程出现痫性放电现象。EEG检测结果及治疗前后变化,见表1。表1 患者治疗前后EEG变化

  3 讨论

  颅脑外伤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重要疾病,其引起的脑水肿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早期生存且对患者的后期生存质量有着重大影响,任何部位的脑外伤均可发生脑电图的异常变化。因此,脑电图可被广泛应用于颅脑疾病的诊断中,是一项很重要的客观指标[4]。脑外伤后脑电图的变化与损伤的程度及检查的时间关系非常密切,脑外伤后尤其是有急性颅内出血、血肿、脑挫裂伤及意识障碍者,早期由于神经细胞水肿、酸中毒,颅内压力增高,进一步加重了脑组织的缺血缺氧,自由基产生增多,使损伤的脑皮质神经元和白质细胞均发生肿胀及水肿,引起大脑的一系列继发性病理改变[5],从而影响脑的生物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