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剖宫产手术中子宫 腹壁切口的保护对预防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比较分析(一)

剖宫产手术中子宫 腹壁切口的保护对预防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比较分析(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 腹壁切口 预防 内膜 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胎儿监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因素的干扰,剖宫产率不断增高,而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也有逐渐增高的
趋势。为了最大限度预防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作者自2005年1至12月对来本科孕前无痛经史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712例孕妇行剖宫产手术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手术时切口的保护与否对产后切口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作一对比分析,经过2年随访,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589例孕妇,对孕前无痛经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712例孕妇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56例进行对照研究。

  1.2 方法

  对A组孕妇在剖宫产手术时常规不给予腹壁切口保护,缝合切口时也不冲洗。对B组孕妇在剖宫产手术时常规给予腹壁切口保护,腹壁切开后用两层无菌纱布保护切口(进腹后即用潮湿的纱布垫围住腹壁切口四周,尽可能仅暴露子宫体下段),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关闭子宫切口前用注射器冲洗已用干纱布垫保护的子宫切口,再更换吸引器头吸干冲洗液。缝合切口后再次冲洗切口及切口四周,冲洗时用吸引器吸干冲洗液,尽可能使冲洗液不进入腹腔),关腹后冲洗腹壁各层并更换手套再缝合腹壁各层。

  1.3 随访

  术后随访1~2年。了解切口有无周期性疼痛,局部有无结节和包块,及结节和包块的手术和病理检查等。

  2 结果

  A组有继发性痛经21例,B组有继发性痛经19例。二维超声于皮下脂肪层探及形态不规则,边界较模糊的低回声肿块,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见点状,短棒状或线状血流信号,线状血流信号多见于肿块周边部,脉冲多普勒为低速高阻动脉血流。A组发现腹壁有痛性结节并经过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B组6例。两组比较继发性痛经无显著性差异(P>0.01),而腹壁切口有痛性结节,在A组为4.49%,而在B组仅为1.68%,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