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治疗小儿风寒泄泻40例疗效观察(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观察拔火罐疗法治疗小儿风寒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风寒泄泻患儿取双侧天枢穴和中脘穴,给予拔火罐治疗。结果 痊愈15例(37.5%),好转24例(60%),未愈1例(2.5%),总有效率97.5%。结论 拔火罐疗治疗小儿风寒泄泻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关键词】 泄泻/中医药疗法; 风寒(中医); 拨罐; 穴位疗法; 外治法; 儿童,学龄前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儿童常见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中冬春季节是小儿风寒泄泻的高发时段。泄泻病位在脾胃,主要的病理变化为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正如《幼幼集成・泄泻证治》说:“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升降失司,精华糟粕不分,清浊合污下流,是形成泄泻的基本原理[1]。拔罐疗法是利用燃烧火焰的热力,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而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2],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可用于咳嗽、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的治疗。笔者采用拨火罐治疗小儿风寒泄泻,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将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10/201002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门诊收治小儿风寒泄泻患儿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3岁,平均1.8岁;1岁5例,~2岁25例,~3岁10例。
1.2 诊断标准 均符合西医小儿腹泻诊断标准[3]和中医小儿风寒泻诊断标准[4]。
1.3 纳入标准 (l)符合小儿腹泻中西医诊断及分型标准;(2)年龄≤3岁;(3)依从性好,患儿家长及监护人知情同意者。
1.4 排除标准 (l) 重症泄泻有脱水、酸碱平衡失调者;(2) 同时接受其他疗法,如补液、口服药物等。
1.5 治疗方法 取双侧天枢穴和中脘穴,选用1~3号玻璃罐,用棉枝蘸上酒精,将其点燃,在罐内绕一圈再抽出,迅速将罐子吸附在应拨部位上。拔罐时间:每次1~10 min,视患儿年龄大小而定。取罐时以食指压罐边皮肤,同时将罐向另一侧倾斜,使空气进入罐内。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疗标准》[5]小儿泄泻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常,病原学检查阴性;(2)好转:大便次数及水分减少,全身症状改善,大便镜检脂肪细胞或红、白细胞偶见;(3)未愈:大便次数及水分未改善或症状加重。
2 结果
40例患儿中痊愈15例,占37.5%,好转24例,占60%,未愈1例,占2.5%,总有效率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