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滴舒肝宁注射液不良反应5例的观察与护理(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静滴舒肝宁注射液 不良反应 护理
舒肝宁注射液主治湿热黄疸,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益气扶正、保肝护肝之功效。临床已作为保肝药物广泛应用,但在静脉滴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我科在2009年1-6月间,50例应用舒肝宁注射液患者中,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经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5例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后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1-6月期间本科应用舒肝宁注射液患者共50例,其中5例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0~67岁,均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均用舒肝宁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在输入100ml左右液体时,约输液20min后,即出现畏寒、恶心、呕吐、胸闷、体温逐渐升高至39℃~40℃有3例;在接受治疗第2天患者出现皮肤过敏反应2例,开始面颊潮红、且出现散在红疹,皮疹米粒大小,随后发展到四肢、背部,瘙痒难忍。立即停用舒肝宁注射液,给予对症处理,加强皮肤护理,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2 原因分析
2.1 个体差异方面原因 老年人肾小球过滤和肾小管分泌功能下降,肾血流量减少而影响药物排泄,产生体内蓄积。此外,肝脏药酶活性下降使药物代谢降低而使药物浓度增高或消除延缓,产生毒性反应,而且老年人一般病种较多,合并用药也多,因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2.2 舒肝宁注射液成分方面原因 舒肝宁注射液的成分: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板蓝根提取物、灵芝提取物。而茵陈中含有大量的绿原酸,已有研究证明,绿原酸具有较强的致敏性,因此这是舒肝宁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
2.3 配伍不当,加药方法不妥 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输液器(注射器)有致热原和过敏原。在配制液体时,用加过其他药物的注射器抽取舒肝宁注射液,或在静脉滴注过程中换上另一种药物时,由于滴管内还存在其他药物而发生配伍变化,使不溶性微粒增加〔1〕。
2.4 滴注速度 未按照说明书规定控制滴速,特别对年老、体弱者,输液速度太快也易引起不良反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