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心理干预对骨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一)

心理干预对骨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116例骨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均给予骨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按个体化原则及循序渐进原则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于心理护理干预后采用生存质量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研究组心理护理干预后,SF?36QOL的心理健康、情绪角色、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疼痛、社会功能、活力和总健康8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 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骨科创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缓解创伤后心理冲突、调节情绪角色、减轻躯体不适感、增强精神活力、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骨科;骨损伤;心理护理;心理健康;生活质量;情绪角色

骨科创伤多为意外事件所致,由于突发的应急可使患者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或心理问题。心理护理是一种重要的护理方法,它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全程,能有效的改善或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为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我们进行了相关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在我院骨科住院的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组116例,其中男69例,女47例;年龄18 a~64 a,平均年龄(44.6±8.2) a;诊断:开放性骨折28例,脊椎骨折脱位伴截瘫2例,腰椎骨折15例,上臂骨折10例,下肢骨折27例,手外伤12例,足外伤1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59例,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两组均给予骨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按个体化原则及循序渐进原则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1.2.2 心理护理 研究组由责任护士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对患者的个体状况和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入院当天向患者介绍病房的环境及主治医生和护士的情况,让患者尽快熟悉住院环境,消除陌生感;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与合作;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根据患者个体状况予以宣教和心理疏导等,实现护患之间互动性沟通和心理支持的成效性,使患者稳定情绪,缓解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从而精神振作,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