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通过71例上颌骨骨折患者资料分析,探讨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方法

通过71例上颌骨骨折患者资料分析,探讨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方法

详细内容

【关键词】上颌骨骨折;骨折;并发症
上颌骨骨折有比较简单的线型骨折,但也有在颌面创伤中伤情复杂的骨折,常伴有颅脑损伤,在积极救治生命的同时,上颌骨骨折应及早治疗,着眼于简便、实用、固定牢靠,不留后遗症。早期一次性治疗对咀嚼功能、人体形貌的破坏及其伴随的社会心理障碍远远重于身体其他部位〔1〕。特别是颧上颌骨骨折对面容的影响尤为明显,笔者对2001年8月~2007年5月收治的上颌骨骨折71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1例均为2001年8月~2007年5月敦化市医院口腔科收治住院患者,男60例,女11例,年龄17~60岁,平均为39.40岁。
1.2骨折原因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上颌骨骨折47例,意外砸伤14例,打击伤7例,其他伤3例。
1.3治疗情况上颌骨骨折60例,行开放性钛钢板复位内固定术;7例采用颌间牵引复位固定术,3例选择保守治疗,1例未治。
2结果
手术治疗组术后2~24个月随访,达到面部对称及咬颌关系恢复正常者为54例(54/60),占手术患者90.00%。对10例出现面神经损伤者,2个月内复查,8例未完全恢复。出现错牙合、前牙开牙合的患者,通过颌间牵引和调牙合后3例恢复正常,1例由于双侧上颌骨骨折、下颌骨粉碎性骨折、错颌畸形仍明显存在。1例由于上颌骨前壁完全粉碎,骨质大部分缺损,无法全部复位,术后患侧塌陷,面部不对称,1例并发蝶骨骨折、眶骨骨折出现视力障碍。
3讨论
上颌骨骨折的首要原因是交通事故与国内报道一致,其次建筑工人及林业工人砸伤,可能与工人防护措施比较差有关,再次是打击伤。上颌骨骨折的要旨有二:(1)浮动和移位的上颌骨块上的牙列,应以健康的下颌弓牙列为标准;重建正常的咬合关系,不论LeFortⅠ、Ⅱ或Ⅲ型骨折,都应选用带钩牙弓夹板牵引复位固定,以避免错牙合,前牙开牙合等后遗症;(2)LeFort骨折多为横断水平骨折,其骨块的上界亦必须正确固位于骨折线以上稳固的颅骨上,固定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开放复位钛钢板内固定术和颅上颌支架外固定。可根据伤情,权衡利弊,择优选用〔2〕。冠状切口加口内龈颊沟切口复位上颌骨骨折,并进行钛钢板固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良好方法,但也有其并发症,如面神经颞支损伤,虽然术中采用在颞浅脂肪垫内向下解剖至颧弓上缘。但术后1个月内仍有17.6%患者出现面神经颞支损伤,只有在术后3个月后逐渐恢复。暂时性额肌瘫痪与术中皮瓣牵拉损伤,陈旧性软组织瘢痕形成有关〔3〕。上颌骨骨折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眼损伤,特别是LeFortⅡ型骨折、LeFortⅢ型骨折。并伴有蝶骨及眶骨骨折时,患者视力明显影响,一般视力在0.5以下,眼底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视神经损伤。由于颌面创伤伴有颅脑或胸腹部损伤,伤情较重,往往延迟了专科处理,对此陈旧性骨折,采用正颌外科技术,以头部冠状切口暴露多处骨折部位进行重新复位,采用微型钛钢板进行坚强内固定。但正颌技术要求比较高,基层医院不易推广,费用比较昂贵,患者不易承受,上颌骨骨折损伤严重者,出现骨折粉碎性缺损,选用哪种创伤小,经济、技术容易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