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86例临床分析(一)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86例临床分析(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多脏器功能障碍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发生率、发病机理、防治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ACVD362例,分MODS组86例,无MODS组276例,将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本组362例ACVD并发MODS86例,发生率为23.76%,MODS组病死率45.35%,无MODS组病死率4.35%,两组病死率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并发现容易受累的脏器依次为肺脏、心血管系统、脑、肾脏、消化道、肝脏;随着所累及器官越多,病死率就越高,死亡的主要原因系继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跳骤停、脑损害及脑疝、肾功能衰竭。结论 ACVD并发MODS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继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跳骤停、脑损害及脑疝、肾功能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降低MODS的发生率,对ACVD患者应采取早期预防、正确的治疗及严密的观察,一旦发生MODS则应紧急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尽快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病,以免累及更多脏器。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多脏器功能障碍

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的预后与多因素有关,但与是否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关系最密切。本文对362例ACVD并发MODS86例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并探讨其发生率、发病机理、防治及预后。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ACVD患者362例均为我院2000年7月~2003年1月住院病人,并经临床和CT确诊;分为两组:MODS组86例,男50例,女36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60±3.2)岁,其中脑出血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急性脑梗塞48例。无ACVD组276例,男164例,女112例,年龄36~82岁,平均年龄(60±4.3)岁。其中脑出血7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急性脑梗塞194例。两组年龄、性别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MODS诊断标准 〔1〕 (1)肺功能衰竭:指严重低氧血症而需机械通气维持48h以上,呼吸频率>28次/min,PaO 2 6.67kPa(50mmHg);(2)心血管功能衰竭:出现心源性休克、AMI一过性心脏停搏、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窦性心律失常;(3)肾功能衰竭:血清尿素氮>17.85mmol/L,肌酐>442.01μmol/L,且伴有少尿或高钾血症;(4)肝功能衰竭:血清胆红素>34mmol/L,SGPT、LDH均在正常值2倍以上;(5)消化道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24h内输血1000ml以上;(6)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仅对疼痛刺激有反应、昏迷或脑疝形成。

1.3 MODS发生率 本组362例ACVD并发MODS86例,发生率为23.76%。

1.4 病死率 MODS组86例死亡39例(45.35%),按累及器官计:2个器官46例,死亡16例(34.78%);3个器官34例,死亡17例(50%);4个器官6例,死亡6例(100%)。容易受累及的脏器依次为:肺脏60例(69.77%),心血管系统49例(56.98%),脑44例(51.16%),肾脏42例(48.84%),消化道12例(13.95%),肝脏6例(6.98%)。发病至死亡时间:24h内10例,1~3天12例,3~7天10例,大于7天7例。死亡的主要原因系继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跳骤停、脑损害及脑疝、肾功能衰竭。无MODS组死亡12例(4.35%),主要死于原发性脑损害、脑疝形成。二组死亡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