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进展(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 急救 护理
随着社会进步,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多发性创伤也随之逐渐增多。本文介绍了严重多发伤的定义、伤情变化快,各部损伤互相影响,病死率高、伤势重,休克发生率高、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高、诊断困难,容易漏诊、多发伤处理上的矛盾等临床特点和急救原则,重点阐述了严重多发伤的初步观察、早期检查、伤情评估、急救复苏与护理。
1 严重多发伤
1.1 定义 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引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损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其严重程度依据损伤创伤程度评分(ISS)值而定,凡ISS >16分者定为严重多发伤〔1〕。
1.2 临床特点
1.2.1 伤情变化快,各部损伤互相影响,病死率高 受伤部位越多,病死率越高。有报道,受伤2个、3个、4个、5个部位的病死率分别为49%、60%、68%和71%,ISS评分越高,病死率越高。
1.2.2 伤势重,休克发生率高 据报道休克发生率为50%,胸、腹联合伤为67%,多发伤休克的另一特点是低血容量休克可能与心源性休克同时存在〔2〕。
1.2.3 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高 多发伤早期低氧血症高达90%,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也有部分伤员呼吸困难表现不明显,而以躁动不安为主,但认真观察均可发现低氧血症。
1.2.4 诊断困难,容易漏诊 有报道387例多发伤早期误诊率为12%。误漏诊多发生在骨关节、胸、腹及腹膜后等部位。其主要原因为明显外伤与隐蔽伤共存,大多数伤员不能诉说伤情,急诊医生缺乏全面检查诊断的经验,未严格按照抢救常规对各部位逐一检查,影像学技术不当。
2 急救原则
确保院前与院内急诊病人的呼吸道畅通和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积极抗休克治疗和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护,是整个急救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对病情急、危、重、复杂的多发伤病人,在实施有效的医疗措施保证生命安全的基础上,要快速初步评定伤情、确定分类,组织专科抢救。
3 恰如其分的伤情评估
3.1 严重多发伤的初步观察 接诊者首先应注意伤员的意识、面色、呼吸、血压、脉搏、体位、出血、伤肢姿态、大小便失禁以及衣服撕裂、血迹和呕吐物污染程度等情况。
3.2 多发伤伤情评估 创伤严重度评分创伤病人的伤情复杂,为了快速做出伤情判断,同时避免大量创伤资料的遗漏和丢失,需要有统一标准。目前常用的有简明损伤评分(AIS)和ISS。一般以ISS16分者为轻伤,16~25分者为重伤,>25分为严重伤。创伤严重度评分法便于从复杂的各部分创伤中分辨出对创伤生命威胁最大的创伤,可以缩短创伤的急救时间;还可用于判断伤员的预后,进行疗效比较,考核评价救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