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小儿发热的危害(一)

小儿发热的危害(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发热;小儿;原因;危害

发热是5岁以下小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孩子一旦发热,年轻的妈妈们往往焦急万分,坐卧不安,生怕孩子有什么大的疾病。发热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型发热。感染型发热占大多数,即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机体通过发热使新陈代谢增强,调动一切防御力量进行抵抗,如使血中白细胞增多,加强对病菌的吞噬作用;使肝脏的解毒能力增强等。同时,体温升高还能抑制某些致病因子在人体内的生长活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发热是人体有防御能力的表现,并不是坏事。第二种发热即非感染型发热,如血液病、恶性肿瘤、中暑、催眠药中毒、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受损等、需去除发热的诱因,体温才可恢复正常。

  1 小儿持续高热的危害

  小儿持续高热不退,往往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应从两方面理解。

  1.1 病原体本身对人体的损害 如脑炎、脑炎病毒感染后并不即可入脑,发热数日后患者才昏迷、抽搐。有些退热后留下后遗症,但后遗症不是“热”出来的,而是病毒本身对脑损害所致,发热是脑炎的症状之一。

  1.2 高热本身对人体的损害 (1)脱水:发热时由于体温的升高,需水量比平时提高10%,经皮肤蒸发的水分明显增多;一般的退热药是通过出汗、汗液蒸发,带走热量而使体温下降的作用。如果是暑天发热,气温较高,出汗更多。因此,高热时,往往因脱水而使原有的病情加重。机体缺乏水分时,血液循环减少,肾小球的滤过率下降,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减少。这就使体内的代谢产物难以排出,损害机体,甚至发生酸中毒,休克。严重的缺水可使血液浓缩,本身可导致发热。血液浓缩又可产生高钠血症,会引起不可逆性脑损害。(2)高热惊厥:婴幼儿在高热时易出现惊厥症状,多见于6个月~3岁之间的小儿,多在病初突然高热时发生,呈全身性,次数少,一次病程中极少第二次发生。时间短,神智恢复快,神经系统检查阴性,预后良好。热退后1周做脑电图正常。但常每次高热时就抽搐,这种惊厥如果持续发作可致脑损害。(3)细胞破坏:40 ℃以上甚至超高热时(41 ℃或更高时),细胞代谢紊乱而产生有害代谢产物,损害人体重要器官,如心、肝、脑、肾等。而持续高热本身也可致细胞变性、坏死,所以要紧急处理,降温。